nba直播体育直播(新十年体育版权大战:后乐视时代,苏宁与腾讯谁争霸?

2023-03-26 13:03:42 20
admin

随着“20”时代的到来,新一年的战争已经打响,新十年的战争正式起航。

回顾2019年的体育赛事转播,可谓是命运多舛。 因为莫雷事件的影响,NBA与中国市场的关系已经到了濒临破裂的地步。

先是央视停播NBA,随后腾讯停播又复播,但总的来说,大部分球迷对NBA的抵触情绪依然存在,NBA的热度也逐渐下滑。

要知道今年腾讯刚刚和NBA达成了一份5年15亿美元的续约协议(金额是之前5年周期的3倍)。

尽管吃瓜群众惊叹版权费“触目惊心”,但追逐体育赛事版权的转播巨头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

在乐视体育倒闭后的后乐视时代,腾讯体育和苏宁体育属于后来者。 前者获得了NBA的独家转播权,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到4亿多。 另一方面,苏宁体育在足球版权等一系列小众赛事上发起猛烈攻势,短时间内席卷了大量资源。 苏宁体育旗下PP体育拥有英超、意甲、德甲、法甲、欧冠、欧联等40余项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的版权,以及小众格斗赛事如UFC和WWE。 PP体育每年直播超过8000场体育赛事,在足球赛事版权方面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

那么,江湖在体育赛事直播的版权上是如何划分的呢? 未来会有哪些变数?

为什么体育赛事的版权都流向了大厂?

体育疯nba直播_nba直播体育直播_腾讯体育nba直播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网络体育赛事用户规模将达到4.4亿,未来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 因此,各大厂商获得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体育版权收入的价值也在急剧上升。

要知道30年前,时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把NBA带到中国的时候,授权央视免费转播。 如今,腾讯只需要花费15亿美元,就可以拿下5年的在线播放权,这是天壤之别。

无论是利益驱动,还是战略布局,在体育赛事版权领域,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大厂商的影子。

当然,这与体育赛事版权大潮高涨不无关系,只有大厂商才能买得起。 但更多的其实是,体育是一门长期的长尾生意,入局者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和长期的意志,可能很难打下去。

2013年收购PPTV后,苏宁体育是体育领域除腾讯外野心最大的一家。

2017年下半年,苏宁体育成为国内首家集聚欧洲五大联赛、中超等核心赛事版权的体育平台。

此后,苏宁体育一路高歌猛进。 2018年签下德甲、法甲、欧冠独家媒体版权,独立收购大部分国外足球赛事版权。 目前nba直播体育直播,苏宁体育PP体育用户已突破5000万,付费用户已突破500万。 至此,苏宁已成为中国体育赛事行业的核心力量。

腾讯体育nba直播_nba直播体育直播_体育疯nba直播

面对高昂的版权成本,仅靠会员费和广告收入难以覆盖如此高昂的版权费用。 中小玩家不可能在3-5年的周期内连续亏损。 只有大厂商才能通过系统性的分摊来抹平亏损,这也间接导致了体育版权行业巨头大厂时代的到来。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阿里的优酷、中国移动的咪咕平台都与苏宁的PPTV达成了战略联盟。 在共享播出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触达更多的用户,同时避免版权的恶意竞争。 成本是分摊的。

不过,尽管体育版权成本逐年上升,但版权商业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国内体育转播平台的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收入和赛事观赛会员付费收入。

在经历了资本介入和巨头混战之后,如何进行商业变现也成为了各大厂商的难题。

足坛霸主探索新模式助力市场趋于理性

《体育内容付费用户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0.6%,人均体育消费不足200元,约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0%。

显然,我国体育用户在付费习惯的培养上还比较初级,因此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各大版权方的共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苏宁布局足球版权是正确的。 PPTV早年一直在做足球版权。 收购之后,只是“小鬼曹穗”的延续战略。

相比之前激进的乐视网,苏宁资本实力更强,确实在扩充团队做产品运营。

nba直播体育直播_腾讯体育nba直播_体育疯nba直播

在花重金拿下多项足球版权后,苏宁也确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足球半成品逐步运营成成品。

客观来说,苏宁体育在培养用户支付习惯方面做得非常好。 2017年,苏宁体育拥有100万付费会员nba直播体育直播,2018年达到300万,2019年至今已超过500万。

这里需要具体说说苏宁此前以7.21亿美元的总价获得的英超2019-2022赛季中国独家转播权。 作为世界第一的足球联赛,英超联赛在国内的用户数和知名度在篮球方面堪比NBA。 这也是苏宁被誉为“足球霸主”的原因。

参与英超版权谈判的买家包括新影体育、腾讯、乐视体育、MP&Silva(暴风体育)等,最终苏宁凭借强大的实力胜出,也避免了英超版权市场的恶性竞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迄今为止,苏宁的业务已经覆盖了体育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俱乐部、赛事版权、媒体平台、内容社区、数据公司、直播平台等。

同时,苏宁已经将体育业务单独拆分,成立了独立的体育集团,这意味着苏宁将体育布局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巨头的入局让市场在短时间内回归“静止”,各家公司不再需要在短时间内为了一个版权而红着眼睛。 发行模式的存在也意味着竞争版权将成为一种垄断资源。

让市场回归理性,难怪有分析人士指出,苏宁给行业带来了理性和发展。

然而,平静总是暂时的,体育赛事IP的争夺还将继续。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各方都想在体育板块分一杯羹,但能否如愿以偿,还是个未知数。 到底是苏腾争霸,还是群雄并起,让我们把答案留给时间。 (责任编辑:张扬HN080)

收藏
分享
海报
20